公益河北官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详细页
佛教慈善
揭开“网银资金被转 余额清零”的电信骗局
发布时间:2015/8/13 17:15:2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信诈骗的伎俩可谓花样百出。日前,有网友发帖称,一些骗子来电话让查网银余额,发现余额都被“转走”,于是在慌乱之下按照骗子的指示操作,导致资金流失。

  上述网友发现,其实钱还在银行的账户里,并没有被转走。是因为骗子侵入工行网银账号,把主账户的资金转成到贵金属保证金里,造成了余额清零的假象。

  昨日晚间,工行发布“关于防范通过电子渠道贵金属产品实施欺诈的安全提示”。工行介绍了不法分子通过电子渠道贵金属产品对客户实施欺诈的具体过程,并提醒客户如何防范。

  记者了解,不法分子通过电子渠道贵金属产品对客户实施欺诈的具体过程如下:

  1、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客户及账户信息、电子银行登录名和密码,登录客户电子银行进行如意金积存、账户贵金属等贵金属产品的购买(申购)和撤销(赎回),造成发生“扣款”和“退款”的假象迷惑客户。

  2、利用掌握的客户及账户信息为客户开通快捷支付或工银e支付,这时验证短信会发送到客户手机。

  3、冒充商户客服或银行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等方式联系客户,诱骗客户主动告知快捷支付或工银e支付短信验证码。

  4、利用掌握的短信验证码盗窃客户资金。

  为此,工行提醒客户需要注意三点:

  第一:为电子银行设置专门的、不同于其他用途密码(如会员密码、电子邮箱密码等)的密码,避免直接使用与本人明显相关的信息(如姓名、生日、常用电话号码、身份证件号码等)作为密码。如客户发现电子银行有异常登录情况,请及时修改电子银行登录密码。建议客户定制网银及手机银行登录短信提醒,及时了解您电子银行登录情况。

  第二:为保护交易安全,工行为客户提供了“理财类交易开通U盾(口令卡、工银电子密码器)认证功能”,客户可通过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安全中心”栏目自助开通。开通后,客户每次登录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首次使用外汇买卖、网上黄金、工行理财、网上基金、网上国债、网上保险的非查询类交易时,系统将要求客户使用身份认证工具进行验证操作,进一步提升了电子银行安全。

  第三:妥善保管工银e支付短信验证码,千万不要向包括网络客服、银行工作人员等在内的任何人提供密码内容。仔细核对工银e支付短信内容与办理业务一致后在工行网站交易页面输入短信验证码。(中国经济网)

相关链接
·善爱缘聚龙泉寺 佛光普照渡众生照耀中华大地·细说十八罗汉的由来、名字排名和典故·净慧长老
·德林长老·高云升:用奉献诠释生命的价值·勇争第一的特警队员董良
·李明:用赤诚忠心书写铮铮誓言·宋晓玉:为了一个神圣的信念·周伟:“金牌警官”这样炼就
·反贪骁将 忠诚卫士·调顺的是民心·“机灵鬼”徐满
·年轻民警“柔软的心”·百姓喜爱的“交警三哥”·李海青:“李所,我们就信你”
·李军柱:用一生诠释警察的真谛·不知疲倦的“老黄牛”—记安平县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武洪凯·南和检察院赵庆新: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南和公安局郝桥派出所所长师红恩:让和谐之花处处开·南和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任丽珍:柔肩担道义 丹心维民权·梁建伟:时刻把群众装在心中
·徐向东 岁月见证忠诚·平山县司法局局长:为民服务不停步·时光里的警察夫妻
·刘学良:10万村民的“和事佬”·邢台民警高云升志愿捐献角膜·百姓喜爱的好官李志辉:“小片警”的“大情怀”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曹建明·反赌斗士龙祥先生石家庄开新闻发布会·魏县检察院法警苏海占被授予省级道德模范
留言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评论:
全部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